祭祀是中国的一种信仰活动,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。在日常生活中常指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,以求保佑。那黄历中的定日可以祭祀吗?定日可以做哪些事情呢?一起来看看吧!
定日适宜冠带、安床、嫁娶、上任、求官、晏饮、协议。
定即为安定、稳定,所以定日适宜做一些固定某种关系或达成某种共识的事情,宴饮、安床、是为了固定某种关系,协议、嫁娶则是对双方的约定,故“定”日宜晏饮、协议、嫁娶、安床等内容;而医疗、诉讼和出师则需随机应变,墨守定规的做法是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的,故“定”日忌医疗、诉讼和出师。
定日祭祀没有特别说明,但祭祀本身也是为了维系某种关系,符合定日的要求,因此定日可以进行祭祀。
祭祀时间选择参考
清明节——四月初五
清明节是中国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之一。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,上至君王大臣,下至平头百姓,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。
端午节——五月初五
端午节是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,主要为驱虫。
七月半——七月十四/十五
中国道教称中元节,民俗中称七月半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会,但其是来华以后才有定为这天。
寒衣节——十月初一
据说起自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,所谓“十月一日送寒衣,哭倒长城千万里,抱骨回乡。”
十一月十六
此日祭供有请求佛主超度亡灵的意思。
十二月二十三
俗称小年,是送灶神、祭祀迎春之日。
同时,每月初一、初八、十五、十九、二十三、二十九和三十祭供,以消罪生福。
另可按逝者卒日进行祭祀。
以上是本次定日祭祀介绍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!